[ 登录 ]  
首页>新闻中心>哈工大(深圳)成果转化系...

哈工大(深圳)成果转化系列活动 智能医工装备专场圆满落幕

2025-06-2711人浏览

微信截图_20250806173119.png

2025年6月24日,哈工大(深圳)成果转化系列活动之智能医工装备专场成功举办。

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简称哈工大(深圳))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其学科特色,深度融入深圳产业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成果转化推广活动。本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由哈工大(深圳)主办,深圳哈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哈工大(深圳)医工学院精心承办,并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深圳科创支行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采用“上午路演+下午研讨”的日程安排。上午路演环节,哈深资产邀请了热芯健康科技、珠海大略、哈深特材、POP BOB、智码团队、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团队、哈深迪等七家科创团队进行高潜力项目展示。下午闭门研讨会聚焦学术与产业动态,特邀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健、哈工大(深圳)医工学院执行院长马婷、哈工大(深圳)医工学院教授王焦乐、哈工大(深圳)智能计算研究中心主任陈清财等学界业界代表参与,旨在推动学术与产业的深度交流融合。

深圳哈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李勇老师代表学校做了哈工大(深圳)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向与会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对哈工大(深圳)的关心和支持,期待哈工大(深圳)能够孵化出更多与产业方共振、获投资人青睐的成果转化项目,以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李勇老师在汇报中指出哈工大(深圳)二十年发展以来,持续的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已走过三个发展阶段,依次闯出了朱晓蕊、胡泓等一批杰出的教授创业团队,依托哈工大(深圳)深厚的科研实力,培育出速腾聚创、矽电半导体等标杆企业。面向未来,哈工大(深圳)将依托科研优势,打造“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平台+产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全链条孵化支撑体系,打通"政策-金融-产业"闭环,联动政府、产业与资本,全力支持师生创业,实现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哈工大动力”助推深圳产业进阶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项目路演

在上午的专场路演环节,来自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七个科创团队依次进行了精彩的项目展示。各团队围绕自身的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展开详细阐述,精彩的展示引发了在场投资机构代表的热烈讨论与深度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充分展现了项目的潜力与价值。

(一)超低能耗可穿戴热电汗液检测平台——孙平

哈工大(深圳)在读博士 孙平

热芯健康科技团队(ThermoCore HealthTech)组建于2025年,是一家植根粤港澳大湾区、专注于突破性智能可穿戴健康技术的创新团队。团队汇聚跨学科专家,致力于攻克健康监测领域的核心痛点,为用户提供精准便捷的健康管理方案。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热电汗水传感器(Thermoelectric Sweat Tracker)已成功完成原型验证,性能指标优异,即将启动小规模市场试点。热芯科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目标成为全球可穿戴健康科技领导者,推动医疗、运动及消费领域的健康管理升级,让前沿科技真正普惠大众健康。

团队第一负责人孙平是哈工大(深圳)在读博士,深耕可穿戴传感器领域多年,在自供电传感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其创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权威期刊,并拥有5项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孙平博士具备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曾主导参与镭晶科技(半导体器件)、山林云海(碳交易与节能新风系统)等多家科技初创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作,在产学研结合与商业化落地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致力于推动可穿戴健康监测技术的创新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二)珠海大略科技有限公司——陈华英

珠海大略公司创始人 陈华英

大略科技是一家立足于细胞分析、精密实验和疾病检测设备领域,集设备研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珠海正菱创投联合孵化。

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产品研发,以工匠精神助力国产替代,集设备研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业务涵盖5大模块:单细胞分选和打印设备及耗材、精密压力泵和微液滴生成系统、微纳粒子合成设备、定制化实验平台及软件、微流控芯片耗材。未来,大略科技将继续结合哈工大(深圳)的科技和创新赋能,以创新为动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助力客户实现科研、生产和创新目标,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公司创始人陈华英教授是哈工大(深圳)医工学院博导,广东省珠江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珠海市香洲区香山创业英才,深圳市南山区领航人才,中国微纳协会高级会员,深圳微纳协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微流控芯片在细胞分析和疾病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已授权发明专利15项,PCT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

(三)深圳市哈深特种防伪材料有限公司——杨少茹

哈深特材是哈工大(深圳)冯欢欢研究员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诺奖实验室和孔雀团队三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深度产学研转化实现了特种材料在印刷电子产业的应用,并在赛马机制下孵化成功的印刷电子整体解决方案高新科技研发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荧光导电等特种墨水的制作、研发和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通过光子胶体的可控自组装成功构建了高亮度、高颜色饱和度的光变图案,完全避开了锡克拜庞大的专利护城河,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有望实现百分百的国产替代和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生产和运营。

公司创始人冯欢欢研究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核心成员及诺奖实验室核心成员,其科研研究积极结合学院重点建设的柔性电子这一前沿学科方向,聚焦材料表面化学,开展纳米材料性能调控和柔性电子应用研究。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H 影响因子 30,代表性科研工作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影响因子 15.336 )和 Research (影响因子 11.036),并被国际顶级期刊 Chem Soc Rev 和 Advanced Materials的综述文章高度评价和肯定。

(四)POP BOB 抱抱宝宝——孤独症儿童的第一款AI伙伴——姜子茉

POP BOB是一个来自哈工大(深圳)的学生团队,致力于孤独症儿童的陪伴、干预和疗愈。POP BOB是一款专为孤独症儿童设计的人工智能陪伴与干预实体产品,通过多感官交互与分龄干预解决孤独症家庭“干预成本高、专业资源少、家庭陪伴难”三大痛点。玩偶采取蒙特梭利多触感设计,内置功能盒子,集成触觉感应、语音捕捉、情绪识别、实时生成等模块,通过RTC、TTS+动态场景匹配算法、AI模型情绪分析引擎等技术提供温和、安全、高效的交互体验。项目联合高校实验室、康复机构及公益组织,构建“产品+数据+服务”的完整生态,立志成为孤独症陪伴和干预领域的创新化解决方案。

项目已获业界高度认可,入选2025 AI for Good创业峰会、腾讯Light计划,实践成果纳入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案例库,并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省赛第三名(推国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金奖(推省赛)等多项顶级赛事奖项。团队与广州市康纳学校等专业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

项目负责人姜子茉(哈工大(深圳)2024级本科生)是资深公益践行者,创立并领导拥有4300余名核心志愿者的“大连起航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超5万工时,是POP BOB公益初心与执行力的核心保障。

(五)智码-手术智能编码系统——陈清财